
牛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,排名第二。牛根據其品種不同其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同。
黃牛和水牛在中國文化中是勤力的象征,奶牛則是獲取少、貢獻多的代表。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動犁鏵翻整土地的應用,后來人們知道牛的力氣巨大,開始有各種不同的應用,除農耕外,牛在交通、食用、服飾甚至軍事上都得到廣泛運用。如戰國時代的齊國使用火牛陣進攻敵國、三國時代蜀伐魏的棧道運輸運用牛,就是牛在軍事上的運用的典型例子。
牛的圖騰崇拜,可追溯到4000年前大禹治水時期。
相傳大禹治水時,每治好一處,就要鑄鐵牛投入水底,以鎮水患。到了唐代,鐵牛便改設岸上了。古人認為,終生耕田犁地、開墾荒原的牛,是盜取天倉谷種下凡拯救黎民百姓的社稷神,而天帝為了懲罰牛,讓牛世代受勞作之苦,為人類所驅役宰殺??梢哉f,牛就是中國的“普羅米修斯”(希臘神話中的光明之神,因盜取天神的火種給人類而遭受懲罰)。牛是人類較早馴養的動物之一,也是較勤勞的一種家畜,成為人類農業社會主要的勞動工具。
牛在人類告別“刀耕火種”的文明社會進化過程中,起過巨大的作用,因此人們遂稱牛為“仁畜”,甚至譽為“神?!?,牛是人們崇拜的信物。
牛在中國文化中是勤力的象徵。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動耕犁以整地的應用,後來人們知道牛的力氣巨大,開始有各種不同的應用,從農耕、交通甚至軍事都廣泛運用。戰國時代的齊國還使用火牛陣,三國時代蜀伐魏的棧道運輸也曾用到牛。
匈奴、蒙古等游牧民族,除了牧馬之外,牧牛也相當常見。蒙古草原盛產蒙古牛,西藏高原盛產犛牛。受游牧民族文化影響的漢人,會比江南更盛行牛肉、牛乳的食用。